河间地
河间地 Riverlands | |
---|---|
![]() 河间地 by Subterranean Press | |
类型 | 区域 |
位于 | 维斯特洛 |
领导 | 三叉戟河总督 |
宗教 | 七神 |
知名地点 | 奔流城 |
河间地(Riverlands)是维斯特洛大陆的中部地区,包括三叉戟河的诸多支流之间的肥沃土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一块战争频仍、流血漂橹的是非之地。河间地的人民习惯上被成为“三河人”,其间包含坚韧的战士、祥和的渔民和虔诚的平民。河间地的惯用私生子姓氏为河文。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河间地由奔流城的徒利家族统治,直到他们在五王之战中战败。如今,奔流城被孪河城的佛雷家族占据,但河间地总督的头衔以及河间地名义上的宗主权都属于赫伦堡公爵,培提尔·贝里席。
地理概况
河间地的区间囊括了众多平原、森林、山丘,以及无数的河流。北方以颈泽为界与北境接壤,东达国王大道和明月山脉,南至黑水河,西部边界是铁民湾以及西境的山地。河间地只在北方有易于防守的天然边界,尽管东面和西面都有山脉,但它们对所属的谷地和西境更有利,比如在西侧,扼守河间地和西境交界的金牙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却从来都是属于西境的堡垒。
河间地因流经其间的诸多河流而得名。绿叉河以北方的颈泽为源头,奔腾南下;蓝叉河和红叉河则从西南向偏北方流淌,此三条支流在哈罗威伯爵的小镇不远处汇聚而成三叉戟河。红叉河发源于西侧的山脉,于奔流城处和腾石河交汇,随后东流至三叉戟河,最终由位于盐场镇的河口汇入大海。在河间地南部,还有黑水河流经。
知名地点
- 可参阅:Category:河间地地点
主要城市和要塞
河流与湖泊
其他
河间地没有什么大城市,而是有许多市镇,如美人集、哈罗威伯爵的小镇、盐场镇、女泉镇、石堂镇等;主要的城堡则有奔流城、赫伦堡、海疆城、石篱城、孪河城等。
河间地其他值得一提的地点则有荒石城的古老废墟,此地是古时河间地国王的城堡;以及神眼湖和它中心的千面屿。
经济状况

河间地是一块富庶、丰饶、人口稠密的土地。[1]穿行其间的稠密河网为河间地的人力、物资交流提供方便。和平年代,河上满是往来穿梭的渔民小船、顺流而下的运粮大船以及沿河游荡的商人的浮船;[2]长久以来,此地的居民们都习惯将自己的作物收成运到河边,与河上的商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货物。[3]河间地所产的酒由一种果实又小又酸的葡萄酿成,勉强可以下咽,只有当地人能够习惯。[4]
然而五王之戰期間,河間地作為主要戰場,主權反覆易手,人民飽受迫害,經濟也受到極大的破壞。
历史
黎明纪元
- 详情请阅读:黎明纪元
在黎明纪元,先民从南方来到河间地,与原住的森林之子展开了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最终,双方在神眼湖中心的千面屿签订了盟誓,森林之子撤回他们的森林,将维斯特洛的其他部分割让给先民;先民在这些从神秘原住民手中获得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大小王国,河间地的国王被称为河流与山丘之王。
在先民的全盛时期,无数小王国在河间地兴起又陨落,它们的历史被童话和歌谣包裹,今已几近失传。人们只记得某些传奇的国王和英雄,其事迹被符文镌刻在风化的石头上,但对之的解读在学城内部饱受争议。当歌手和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述“强壮的”阿托斯、“傻瓜”佛罗理安、“九指”杰克、“巫女王”夏拉和神眼湖的“绿人王”时,严肃的学者会质疑这些人物是否存在。
安达尔人入侵
- 详情请阅读:安达尔人的入侵
河间地的信史始于安达尔人到来。来自东方的征服者横渡狭海、扫荡谷地后,欲将河间地收归已有。于是他们驾驶长船,沿三叉戟河及其三条支流逆行而上,在酋长们的带领下作战。河流沿岸的小王国一个接一个遭到蚕食。歌谣讲述了女泉镇的沦陷和小国王“英勇的”佛罗理安·慕顿五世的死;戴瑞伯爵的三个儿子坚守寡妇滩抵抗安达尔头目多里安·瓦尔平及其麾下众骑士一日一夜,牺牲前杀敌数百;“白木林之夜”中,森林之子自空山内出现,指使数百条狼扑向安达尔营地在新月照耀下撕碎成百的敌人;石篱城的布雷肯家族和鸦树厅的布莱伍德家族在苦河大战中抛弃前嫌,联手御敌,却被七百七十七名安达尔骑士和七位修士的冲锋粉碎,对手的盾牌上都绘有教会的七芒星。
安达尔人将七芒星带到所经之处,他们把它绘在擎起的盾牌和旗帜上,绣在外套上,有时还用来文身。征服者对七神如此狂热,乃至将先民和森林之子崇拜的旧神视为恶魔,用铁与火摧毁后者神圣的鱼梁木林,砍倒每棵高大白树,挖去上面雕刻的人脸。人称“高尚之心”的山峰对先民及之前的森林之子具有特殊意义,其顶峰的树林生长着七大王国最古老最巨大的鱼梁木,当时还有森林之子和绿先知在此居住。安达尔国王“弑亲者”艾瑞格包围山峰,森林之子誓死抵抗,召唤来如云的乌鸦和成群的狼……至少传说如此。但尖牙利爪敌不过安达尔人的铁斧,绿先知、野兽和先民遭到屠杀,尸体在“高尚之心”旁堆成小山,比后者还高出一半……至少歌手们如此传唱。《真史》另有说法,它认为森林之子在安达尔人渡过狭海前就已离开河间地。无论如何,树林被毁是事实。“高尚之心”的鱼梁木林今日只剩木桩。
君临河间地的倒数第二位先民国王——亦是诸王中最强大者——英勇抗击安达尔人,他便是穆德家族的特里斯蒂芬四世,人称“正义之锤”,其宏伟的家堡位于蓝叉河畔一座山丘上,今为荒石城。歌谣相传,他一生为御外侮经历大小一百场战斗,取胜九十九场,却在最后一场对抗七位安达尔王联军的战役中败死。七位国王应是适应歌谣而出现的,很可能是修士为教化信仰编造的故事。穆德王朝之前也有过几乎同样强大的君主。有些编年史称费舍尔家族是最早,最古老的河流王(另一些史籍则把他们算作河间地的第二王朝,豌豆谷的古代圣堂中发现的《河流年代记、残篇甚至认为他们是第三王朝)而布莱伍德和布雷肯家族都自称曾在英雄纪元的若干时间段里君临河间地。穆德家族的统治区域比先辈更广阔,但结局十分凄凉。“正义之锤”的继承人是其子特里斯蒂芬五世,也称“末代”特里斯蒂芬。他无力抵御安达尔人,甚至没法团结人民。攻陷荒石城、杀死“末代”特里斯蒂芬之后,安达尔诸王与剩下的先民贵族联姻,并处死了不愿臣服者。
公平人王朝
- 详情请阅读:公平人家族

安达尔人是个吵闹且好战的民族,他们个个都想在河间地分一杯羹,于是先民的末代君王们血迹未干,征服者之间就为领地大打出手。许多安达尔人自封“河流与山丘之王”或“三叉戟河之王”,但直到数世纪后才从这些小君主中涌现出一位真正掌控河间地的人物。首位在七神指引下统一河间地的国王是一名私生子,出于某次幽会,父母来自世仇布莱伍德家族和布雷肯家族。他叫贝尼狄克·河文,打小受人鄙视,却成长为当时最强大的战士,人称“无畏的”贝尼狄克爵士。他战斗的英勇为他赢得了父母双方家族的支持,其他河间领主很快也臣服于他。随后,贝尼狄克花去三十多年剿灭三河流域剩余的小国,当最后一位国王臣服后,他终于为自己戴上王冠。登基为王后,人民称他“公正的”贝尼狄克,他如此欣赏这个外号,乃至抛弃代表私生子的姓氏,以“公平人”为族名。他睿智严厉地统治了二十三年,将王国疆域拓展到女泉镇和颈泽,其子也叫贝尼狄克,统治了六十年,将暮谷镇、罗斯比城和黑水河口纳入河间王国的版图。
编年史中记载,公平人家族君临河间地近三世纪却终于绝嗣。铁群岛国王科瑞·霍尔将伯纳·公平人二世国王的儿子们俘到派克岛,随后加害,愤怒的父亲向铁民发起毫无胜算的复仇之战,很快也随儿子们而去。混乱血腥的时代重新降临,“无畏的”贝尼狄克打造的王国分崩离析,在长达百年的争夺中,布莱伍德家族、布雷肯家族、凡斯家族、梅利斯特家族和查尔顿家族的小国王们为争夺霸权相互倾轧。最后胜出的却是托伦斯·蒂格伯爵,一位出身可疑的冒险家。他在某次朝西境发起的大胆掠袭中赚得大笔黄金,凭借这笔财富从狭海对岸雇来许多经验丰富的佣兵,而这些战士成为蒂格家族最大的本钱。经过六年征战,托伦斯·蒂格在女泉镇加冕为三叉戟河之王。据说托伦斯国王及其后嗣从未坐稳王位,蒂格家族不受封臣爱戴,只能强迫三河流域各大家族送儿女入朝为质,以防反叛。饶是如此,第四代蒂格国王“鞍马劳顿的”席奥·蒂格也在马背上度过了整个统治期,率领骑士平息一波又一波叛乱,并在所到之处的树上吊死人质。
杜兰登王朝
- 详情请阅读:杜兰登家族
和诸先民王朝类似,安达尔人的河流王朝也都很短命,只因四周强敌环伺:群岛的铁民常劫掠西海岸,石阶列岛和三姐妹群岛的海盗常骚扰东海岸。西境人时而冲出群山,渡过红叉河,在河间地肆意妄为,伺机征服。明月山脉野蛮的山民也不时出来烧杀,掠走女人。西南方的河湾地诸侯随时可能派铁盔铁甲的骑士团渡过黑水河。东南方的风暴诸王对黄金和荣誉的渴求永不干涸。在三河流域漫长的历史中,在林林总总数百位统治者治下,河间地总是与一个领国交战,有时甚至被迫两线或三线作战。更糟的是,河流王很少得到封臣们的全力支持。古老的芥蒂和过往的背叛早已深入三河诸侯的骨髓,河水渗入土地有多深,他们彼此的恨意就有多深。每逢外敌入侵,总有本地领主倒戈相助,对抗自己的国王,有时甚至引狼入室,用领地、黄金乃至女儿来收买外邦对付自己的宿敌。很多河流王被里应外合扳倒,每场战争却不过是下场战争的前奏。
从今观之,河间地被某位决心入主的入侵者收入囊中不过是迟早的事。第一位这么做的是风暴王阿兰·杜兰登三世。当时的河流与山丘之王是蒂格家族的亨佛利。他是位虔诚的统治者,在河间地建起许多圣堂和修女院,并试图压制旧神信仰。鸦树厅起兵反抗,因布莱伍德家族从未接受七神。亚兰城的凡斯家族和奔流城的徒利家族也加入叛乱。就在亨佛利国王及其忠诚派在教团武装“圣剑骑士团”和“星辰武士团”支持下即将击败叛军的关键时刻,罗德瑞克·布莱伍德伯爵向风息堡求援。他最终与杜伦登家族通过联姻结盟,阿兰国王迎娶罗德瑞克伯爵之女,后在鸦树厅神木林中那棵死去的巨大鱼梁木下依古法举行婚礼。阿兰三世迅速起兵,召集所有封臣,组成大军渡过黑水河。经过数场血战,阿兰大破亨佛利国王一派,解了鸦树厅之围,但罗德瑞克·布莱伍德和埃尔斯顿·徒利双双战死沙场,死者还包括布雷肯伯爵、戴瑞伯爵、斯莫伍德伯爵及凡斯家族两大分支的族长。亨佛利国王,其弟兼代理骑士达蒙·蒂格爵士,其子亨佛利·蒂格、霍利斯·蒂格和泰勒·蒂格皆死于战争的最后一役,那场激烈的战役发生在布莱伍德家族和布雷肯家族同时宣称为自己领土的两座山峰——“双乳峰”——下。
据记载,那天先死的是亨佛利国王,继承人亨佛利王子拾起父亲的王冠和长剑,但很快也战死了,次子霍利斯接替哥哥,同样被杀。最后的河流王血染的王冠就这样从一个儿子传到另一个儿子头上,最终传给亨佛利国王的弟弟,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下午。太阳落山时,蒂格家族和河流与山丘的王国一道灰飞烟灭,他们殒命之役被后人称为“六王之役”,以纪念风暴王阿兰三世与战死的五位河流王--其中有的国王只统治了几分钟。近代在风息堡和鸦树厅服务的学士根据来往信件判明阿兰三世北进时本不打算鲸吞河间地,只计划扶持岳父罗德瑞克伯爵,让布莱伍德家族重新戴上王冠。岳父战死沙场打乱了计划,因鸦树厅的继承人是个八岁男孩,而风暴王不喜欢也不信任罗德瑞克伯爵幸存的兄弟们。阿兰国王短暂考虑过为儿媳妇、罗德瑞克·布莱伍德最年长的孩子西蕊加冕,让自己的儿子与其共治,但河间诸侯均反对女人统治,国王便干脆将河间地收为己有。
河间地归属风息堡超过三世纪,尽管每代人时间里都至少会爆发一场大起义。曾有十多位来自不同家族的反叛者自封为河流王或三叉戟河之王,发誓打破风暴地的束缚,其中某些人甚至成功了……半月、一月乃至一年。但其统治危如累卵,最终总会被风息堡的讨伐军粉碎,王座的主人统统被吊死。这些悲剧收场的短命君主包括路西法·公平人(“骗子”路西法)、马柯·穆德(“疯诗人”)、劳勃·凡斯伯爵、培提尔·梅利斯特伯爵、简妮·纳特伯爵夫人、私生子国王亚当·河文爵士,农夫国王美人集的佩特、荒石城的骑士莱蒙·费舍尔爵士等等。
强手征服
风息堡的势力最终被逐出河间地并非由于河间诸侯的反抗,而有赖境外的强人、外号“强手”的铁群岛之王哈尔文·霍尔。哈尔文率军乘一百艘长船渡过铁民湾、在海疆城以南四十里格处登陆,然后扛着船朝内陆的蓝叉河进军,这一壮举至今为群岛的歌手传唱。长船再度入水后,铁民沿各条河流随心所欲地进犯抢劫,所到之处的河间诸侯纷纷避其锋芒或缩进城堡,不愿为不受爱戴的封君冒险,而胆敢抗拒者都付出了惨痛代价。
勇莽的年轻骑士山姆威尔·河文是奔流城伯爵托曼·徒利的私生子,他率一支小军队在腾石河狙击哈尔文国王。“强手”冲溃其战线,数百人逃跑时淹死,河文本人被劈成两半,分别交付其父母。徒利伯爵不战而弃奔流城,携全军逃往鸦树厅加入艾格妮丝·布莱伍德伯爵夫人及其诸子召集的联军。但艾格妮丝伯爵夫人抗击铁民时,素为世仇的邻居罗索·布雷肯伯爵倾全力从后掩袭,联军土崩瓦解。艾格妮丝伯爵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子被俘后送到哈尔文国王驾前,哈尔文强迫做母亲的看着他徒手扼死两个男孩,但据说伯爵夫人没有流泪。
“我还有儿子。你和你的子孙覆灭后,鸦树厅的血脉还将绵延不绝。你们逃不过血与火的惩罚。”
阶下囚的气势震撼了“强手”哈尔文,甚至提出饶她一命,纳为“盐妾”。艾格妮丝伯爵夫人却道:
“我宁愿被你一剑结果,也不要在你身下承欢。”
于是“强手”哈尔文遂了她的愿。
霍尔王朝
- 详情请阅读:霍尔家族

布莱伍德伯爵夫人的溃败宣告河间领主抵抗的终结,但战争没有就此结束。外敌入侵的消息终于传到遥远的风息堡亚列克·杜兰登国王耳中,风暴王集结重兵,北上迎战。但年轻的国王驱逐铁民的心情过于急切,很快甩开了辎重队--这是个可怕的错误,待亚列克醒悟为时已晚。渡过黑水河后,他发现所有城堡紧闭门户,郊外粮草均无,仅余焚烧的市镇和焦黑的田地。当时已有许多河间领主加入铁民一方。河间地人在古柏克伯爵、培吉伯爵和瓦尔平伯爵的带领下偷偷渡过黑水河,袭击行动缓慢、尚未赶到河边的辎重队。他们击溃亚列克国王的后卫,夺得全部补给。又累又饿的风暴地大军终于在美人集与“强手”哈尔文交手,后者得到罗索·布雷肯、席奥·查尔顿等二十多位河间诸侯的支持,但士兵总数仍只及对手的三分之二。可惜风暴地的部队因连日行军已如强弩之末,队伍混乱,士气低迷,国王本人也很快表现出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的一面。
会战结果是风暴地人惨败,亚列克本人虽逃出屠杀现场,但两个弟弟死于混战,风息堡对三河流域的统治也以这种血腥的方式轰然崩塌。据说,河间地全境的百姓闻讯欢欣鼓舞,他们的领主也壮起胆子攻打四处驻守的小股风暴地部队,将其驱逐或消灭。编年史记载,石堂镇的钟响了一天一夜,歌手和乞丐帮兄弟走村过镇,宣告三叉戟河的人民又要当家作主了。但不久后庆祝便戛然而止。传言(在石篱城内尤为盛行)罗索·布雷肯伯爵与铁民联手是因“强手”答应驱逐风暴地人后会立他为王,这种说法没有书面证据,似乎并不可信,因哈尔文·霍尔决非会拱手让出王冠的人。总之,哈尔文和三个世纪前的阿兰·杜伦登三世一样将河间地收为己有,一干倒戈的河间诸侯为他人做了嫁衣,到头来只是换了个新主子……且比之前的更加严酷、残忍、苛刻。
最先领教这点的就数罗索·布雷肯。“强手”兼并河间地半年后,布雷肯伯爵起兵反叛,但只有几个小领主响应。哈尔文国王将其彻底击败,洗劫并毁坏石篱城.又将伯爵本人挂在鸦笼里大半年,任其慢慢饿死。亚列克国王余生中两次渡过黑水河收复失地,但均未成功,其长子继承人,后来的阿兰·杜兰登五世国王也曾兴兵,却战死沙场。“强手”哈尔文终生统治河间地(六十四岁的他和诸多“盐妾”中的某位寻欢时死在床上),其子其孙承其事业,继续以铁种的残酷手段压制三河流域。哈尔文之孙为“黑心”赫伦国王,他花去大半统治期在河间地营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雄城,甚少回到铁群岛。当“征服者”,伊耿一世登陆、消灭赫伦王和霍尔家族时,河间地便是如此一番局面。赫伦堡大屠杀结束了铁种对河间地的掌控,伊耿随后任命最先拥护坦格利安家族的河间领主艾德敏·徒利为奔流城公爵和三叉戟总督,各家族均受其节制。伊耿本人成为维斯特洛独一无二的王。
坦格利安王朝前期
- 详情请阅读:征服战争
“黑心”赫伦统治河间地四十年,带来的唯有贫瘠和死亡,因此无人爱戴。伊耿的到来得到赫伦的大小封臣们一致拥戴,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推翻残忍的铁民君主——为首的起义者便是艾德敏·徒利。赫伦堡被焚、“黑血”一族灭绝后,伊耿将河间地的统治大权交给艾德敏公爵,有人甚至提出让其兼理铁群岛,但未获通过。艾德敏公爵殚精竭虑,弥补赫伦留下的创伤。崭新的联姻在此过程中建立,新晋的昆廷·科何里斯伯爵——曾为龙石岛教头,彼时获封赫伦堡的废墟及周围大片领地——于征服七年迎娶徒利公爵之女(尽管后来种种证明这场联姻或许并不明智,所幸,科何里斯家族仅二代而亡)。
同年,艾德敏公爵开始为时两年的首相生涯,最终辞职返回奔流城陪伴家人。在坦格利安王朝早期的大事件中,徒利家族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伊尼斯一世国王在奔流城做客时,“红心”赫伦杀了“婚宴客”戈根·科何里斯,于是徒利家族及其封臣帮助国王从土匪王手中夺回赫伦堡。数年后,徒利家族--及当时统治赫伦堡的哈罗威家族--又出兵协助“残酷的”梅葛围剿并打败侄子伊耿及其坐骑魔龙“闪银”。
血龙狂舞
- 详情请阅读:血龙狂舞
在“血龙狂舞”的初期,戴蒙·坦格利安王子统领雷妮拉女王的部队兵不血刃地拿下赫伦堡,将该地作为集结女王支持者的大本营。女王在河间地支持者其多,很快便有数千人加入王子以女王之名召集的大军。其中最显赫者包括著名骑士、河渡口领主佛利斯特·佛雷,他曾是雷妮拉的追求者。佛雷家族的历史并不悠久,距今约六百年前才崭露头角,家族创始人是一位在绿叉河最窄处搭起一座摇摇晃晃的木桥的小领主。后来随着财富和权势的积累,桥梁变得越来越坚固,城堡更从一栋俯瞰木桥的塔楼拓展为河流两岸的坚固高塔——这两座堡垒人称孪河城,坚固程度在王国城堡中屈指可数。佛利斯特伯爵忠心耿耿地为曾经爱慕的女王作战,最终与许多领主、骑士一同葬身于“血龙狂舞”中最惨烈的陆战“喂鱼大战”。其遗孀瓦尔平家族的沙比瑟·佛雷夫人展现出可敬的勇敢和惊人的残忍,“蘑菇”说她是“面容瘦削、牙尖嘴利、脾气暴躁的瓦尔平老太婆,喜欢骑马胜过跳舞,喜欢锁甲胜过丝绸,男人是她刀下鬼,女人她才亲亲嘴”。
到了“血龙狂舞”的后期,艾尔蒙·徒利爵士统帅河间诸侯加入第二次腾石镇之战,但是站在雷妮拉女王一边,而非拥护祖父心仪的伊耿二世。此役获胜——至少是部分胜利——后不久,艾尔蒙爵士终于继逝世的祖父成为奔流城公爵。但他在位甚短,四十九天后便在行军中死去,留下年轻的儿子克米特爵士继承。克米特公爵带领徒利家族走进全盛时期。他充满活力、英勇无畏,带领小子们不知疲倦地为雷妮拉女王及其子伊耿王子(后来的伊耿三世国王)奋战。内战末期,克米特公爵成为向君临进发的大军的统帅,并在“血龙狂舞”的最后一战中亲自斩杀博洛斯·拜拉席恩公爵。
坦格利安王朝后期
克米特公爵的后继者们励精图治,河间地家族在历次黑火叛乱中皆忠于坦格利安家族,伊耿四世的诸多情妇皆是来自河间地家族,扭转战局、实现王朝中兴的血鸦更是出自蜜利莎·布莱伍德的血脉,“黑贝丝”则与伊耿五世自由相恋,生下王位继承人。荒石城的简妮更成了震惊朝野的平民王后。这样紧密的关系却在“疯王”伊里斯二世治下与朝廷关系恶化。于是霍斯特·徒利公爵加入劳勃·拜拉席恩的义军,还将女儿分别嫁给鹰巢城公爵琼恩·艾林和临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巩固了拥戴劳勃的大同盟。
拜拉席恩王朝
- 详情请阅读:篡夺者战争
篡夺者战争期间,河间地领主霍斯特·徒利通过与临冬城缔结凯特琳和布兰登的婚约,声明了自己的立场。布兰登被疯王烧死后,霍斯特让凯特琳嫁给了布兰登的弟弟艾德,还把小女儿莱莎嫁给了琼恩·艾林以巩固鹿狼鱼鹰四家的联盟。在战争中,徒利公爵的部分封臣选择为坦格利安家族而战:戴瑞家族、莱格家族、古柏克家族;而瓦德·佛雷侯爵在红宝石滩的战斗中姗姗来迟,让人质疑他的立场。
篡夺者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三叉戟河之役是在河间地三叉戟河红宝石滩爆发的。
五王之战
- 详情请阅读:五王之战
河间地在五王之战期间饱受战火之苦。自格雷果·克里冈爵士率领的掠夺者始,整个河间地几乎被化为焦土;贝里·唐德利恩爵士奉铁王座之命前往河间地讨伐这些掠夺者,却被伏击、溃败,之后掠夺者继续烧杀抢掠。
之后,詹姆·兰尼斯特击溃了一支河间地部队,俘获了艾德慕·徒利,并围困了奔流城。由于奔流城坐落在腾石河和红叉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上,兰尼斯特军不得不分立三座营垒围困城堡。罗柏·史塔克率领的北境军队成功地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接近兰尼斯特军,将三座营垒各个击破,解除了了奔流城之围,救出了艾德慕·徒利,囚禁了詹姆·兰尼斯特。
而此时,另一支兰尼斯特家的部属则在红叉河南侧肆意烧杀抢掠。他们占领了一些城堡(如赫伦堡),洗劫了另一些城堡(如戴瑞城)。作为报复,罗柏·史塔克率军入侵西境。
红色婚礼过后,河间地的贵族们向铁王座的拜拉席恩家族屈膝臣服。他们中的大部分被国王赦免,但徒利家族失去了奔流城以及河间地总督的头衔,前者被佛雷家族获得,后者则在名义上归于培提尔·贝里席。尽管战争结束了,但为数众多的不法之徒和残兵散卒仍旧充斥着河间地,其中一些人号称以劳勃国王的名义声张正义,然而更多的只是随意劫掠的匪徒。
引用和注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