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诺·拜拉席恩
莱昂诺·拜拉席恩 Lyonel Baratheon | |
---|---|
![]() | |
![]() | |
基本信息 | |
别名 | 狂笑风暴 |
头衔 |
爵士 风息堡公爵 风暴地总督 风暴王(短暂地) |
势力 | 拜拉席恩家族 |
出生 | 194AC或之前[1],出生于风息堡[3] |
死亡 | 239AC - 245AC[1] |
人物关系 | |
配偶 | 未知[2] |
子嗣 | 女儿[4] |
继承 |
前任 ? 继任 蒙德·拜拉席恩公爵 |
登场作品 | |
原著书目 |
雇佣骑士(登场) 冰与火之歌的世界(提及) |
莱昂诺·拜拉席恩(Lyonel Baratheon),人称狂笑风暴(the Laughing Storm),是伊耿·坦格利安五世时期的风息堡公爵和拜拉席恩家族族长。[4]
莱昂诺是历史上一名以勇武著称的拜拉席恩家族成员。他于戴伦二世统治时期开始活跃,[5] 在伊耿五世统治时期已继任风息堡公爵。[6]
外貌和性格
莱昂诺身材高大,在209AC时,莱昂诺爵士比雷蒙·佛索威爵士高一个头,几乎能和“高个”邓肯爵士身高持平,[7] 而邓肯爵士高约6英尺11英寸。[8]
在比武大会上,莱昂诺身着金色布外套,上面装饰有他家族的宝冠雄鹿图案,戴着鹿角头盔。[5] 莱昂诺习惯于放声大笑,这为他赢得了“狂笑风暴”的绰号,并使他成为最受平民喜爱的人之一。[5] 莱昂诺被认为是同时代最优秀的战士之一,为拜拉席恩家族赢得了荣耀。[5][4]
生平
岑树滩比武大会
209AC,还未继承风息堡的莱昂诺爵士参加了岑树滩比武大会。第一轮,他挑战劳勃·岑佛德爵士。在折断了九支长矛并在第十轮对决中双双落马后,两人换上剑与顶头槌继续对抗,直到劳勃·岑佛德爵士招架不住被迫认输,莱昂诺爵士获胜并因此成为守擂方之一。每当实力稍逊的对手点上他的盾牌时,他便会爆发一阵狂笑;每次上马冲锋和击落对手亦是狂笑不断。倘若对方盔带饰纹,他便会挑落它并甩向人群。[5]
在比武大会后来的七子审判中,他为“高个”邓肯爵士而战。在审判开始前,他册封雷蒙·佛索威为骑士。[5]
伊耿五世统治时期
正是因为这番机缘,莱昂诺与后来登上铁王座的伊耿五世与其御林铁卫邓肯爵士结下了友谊。在他继承风息堡后,他一直是伊耿五世最忠实的支持者。君臣间的友谊如此深厚,以至于伊耿五世欣然答应,让七国的继承人邓肯王子与莱昂诺的女儿订婚。[2][4]
然而邓肯王子忤逆父亲,在铁王座和简妮之间选择了后者。原本婚约的另一方——莱昂诺的女儿伤心痛苦,王子悔婚使得整个拜拉席恩家族蒙羞。莱昂诺公爵是如此震怒,以至于他立誓复仇、背弃对铁王座的忠诚,并自立为新的风暴王。这场叛乱很快就宣告结束。在一对一的对决审判中,御林铁卫“高个”邓肯爵士击败了“狂笑风暴”。为了平息拜拉席恩的怒火,也为了补偿莱昂诺,邓肯王子宣告放弃对铁王座的继承权利,同时伊耿五世同意将小女儿雷蕾许配给莱昂诺的继承人蒙德·拜拉席恩。伊耿还将雷蕾送去风息堡,担任莱昂诺的侍酒以及他夫人的侍女。[2][4]
他人评价
“ | 时任风息堡公爵为身材魁梧、器宇轩昂的莱昂诺·拜拉席恩,外号“狂笑风暴”,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士之一。[4] | ” |
—— 亚达尔学士
|
“ | 其长子劳勃继位风息堡公爵,并成长为七大王国最优秀的骑士之一—他的强壮和无畏让人们认为是“狂笑风暴”再世。[4] | ” |
—— 亚达尔学士
|
家族
莱昂诺至少有一个女儿。[4] 他与他的继承人蒙德·拜拉席恩之间的关系未知,[4] 另外,他与葛文·拜拉席恩(风息堡公爵的第三子,[9] 大约与莱昂诺同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未知。
后代
不该成王的王 伊耿五世 | 狂笑风暴 莱昂诺 | ||||||||||||||||||||||||||||||||||||||||||||||||||||||||
雷蕾 坦格利安 | 蒙德 | 女儿 | 哈柏特 | ||||||||||||||||||||||||||||||||||||||||||||||||||||||
卡珊娜 伊斯蒙 | 史蒂芬 | ||||||||||||||||||||||||||||||||||||||||||||||||||||||||
劳勃一世 | 瑟曦 兰尼斯特 | 詹姆 兰尼斯特 | 史坦尼斯 一世 | 赛丽丝 佛罗伦 | 蓝礼一世 | ||||||||||||||||||||||||||||||||||||||||||||||||||||
乔佛里 一世 | 弥赛菈 | 托曼一世 | 希琳 | 玛格丽 提利尔 | |||||||||||||||||||||||||||||||||||||||||||||||||||||
米亚 石东 | 钟儿 | 詹德利 | 艾德瑞克 风暴 | 双胞胎 | 芭拉 | 其他九个 私生子女 | |||||||||||||||||||||||||||||||||||||||||||||||||||
引用与注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