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剧集与原著的差异-第四季
本文分集罗列了剧集第四季与原著(大约覆盖了卷三《冰雨的风暴》的后半部)的差异。
双剑
- 泰温·兰尼斯特并没有派人去瓦兰提斯请铁匠回来重铸寒冰,而且从没有世上只有三人会处理瓦雷利亚钢这种说法。寒冰其实由托布·莫特(詹德利的师傅)重铸,他来自科霍尔。科霍尔的铁匠是世上仅存的能够处理瓦雷利亚钢的人,但这样的铁匠大师远不止三人。很可能只是剧集中扮演托布·莫特的演员没有档期,所以简单地把这个角色删去并配上了现在这段剧情。
- 泰温首先在御前会议的房间里展示了两柄重铸后的瓦雷利亚钢剑,提利昂·兰尼斯特是第一个见到它们的人。这一幕发生于红色婚礼前,那时,詹姆还在河间地,并没有抵达君临。
- 珊莎·史塔克在乔佛里国王第十三个命名日比武大会后不久就收到了唐托斯·霍拉德爵士的密信,并于神木林与其见面。而在剧集中,唐托斯爵士在第二季登场后再没有提及,直到第四季才登场。
- 瑟恩人在书中并不是食人的野蛮人。剧集可能是将瑟恩人与另一支野人部落冰川部落合并处理。他们据说以人肉为生。事实上,瑟恩人实际上是野人各支部落中最文明的一种。他们有自己的领主,服从自己的法律。
- 在书中,琼恩·雪诺承认他使剑比罗柏·史塔克出色。在剧集里,琼恩说罗柏比他厉害。
- 在书中,对琼恩·雪诺的审问在稍后的剧情中发生。当琼恩抵达黑城堡,艾里沙·索恩爵士与杰诺斯·史林特伯爵都还在东海望。代理总司令是波文·马尔锡,之后是铁匠唐纳·诺伊,再之后才是史林特,而不是艾里沙爵士。当艾里沙爵士和史林特伯爵审问琼恩时,伊蒙学士已经接受了琼恩·雪诺的解释。
- 在《列王的纷争》中,唐托斯爵士给珊莎的是发网,而不是项链。
- 王家婚礼举行时,塔斯的布蕾妮与詹姆·兰尼斯特还没有回到君临。剧集中詹姆的一些戏份其实发生在他回到君临之后。在白剑塔发生的剧情,书中詹姆独自一人在翻看《白典》,而不是和乔佛里演对手戏。(书中乔佛里已死)
- 书中,奥柏伦·马泰尔的人马在红色婚礼发生前就抵达了君临。提利昂在盖尔斯·罗斯比伯爵、贾拉巴·梭尔、亚当·马尔布兰爵士和波隆爵士的陪同下接待了他。而且,提利昂欢迎多恩一行时就见到了奥柏伦亲王,而在剧中,提利昂是在事后去妓院才找到了红毒蛇。
- 书中,灰虫子和弥桑黛之间并没有太多互动和感情交流——撇开其他不提,书中,弥桑黛还只是个十岁女孩儿。
- 书中稍后提到,无垢者没有男人的身,但有男人的心,他们仍旧可以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尤其在丹妮莉丝将他们从严苛的军团中解放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无垢者有了自己的感情。
- 灰虫子从未与达里奥·纳哈里斯对赌过。
- 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达里奥赠送鲜花给丹妮莉丝的情景出现。但有提到丹妮的回想:路途上的达里奥经常在呈献给女王的报告中夹杂几支采摘的野花。也提到过达里奥对赠花目的的解释,是为了让女王更加了解她统治国度的风土人情。电视剧直接把这个场景具体化了。
- 剧集之前一直都没提到亚瑟·戴恩爵士,但凡涉及“世间最伟大的骑士与用剑高手”之类的话题,剧中人物都会首推巴利斯坦·赛尔弥,除此之外再无他人。但实际上,书中的“拂晓神剑”亚瑟·戴恩在此方面的崇高地位相比巴利斯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已经挂了)。第四季中终于改变了这种论断,并确认了亚瑟·戴恩爵士在维斯特洛的地位。
- 艾莉亚·史塔克在酒馆战斗中杀死了的军士,这个人物其实混入了书中三个角色的身份。在书中,有三个“魔山”格雷果·克里冈爵士的部下被艾莉亚列入了她的死亡名单:波利佛,是他拿走了艾莉亚的“缝衣针”,但并不是他刺穿了“绿手”罗米的脖子。他确实在酒馆中遇到猎狗和艾莉亚,也是他上去套话,最后被猎狗杀死;记事本,他是格雷果·克里冈的拷问人,电视剧中也有登场,他是第一个被艾莉亚将名字告诉贾坤的人,之后很快就横尸赫伦堡。但在书中,他才是在酒馆中被艾莉亚用“缝衣针”亲手杀死的那个(场面远比剧集中更残酷,更具有报复性);“甜嘴”拉夫,他没有在剧集中出现,但在书中真正杀害绿手罗米的凶手,只是用的是长矛而不是“缝衣针”。他一直存活,直到卷六才在离河间地很远的地方被艾莉亚找到,杀死。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名不知名的年轻侍从,在酒馆打斗被艾莉亚刺成重伤,最后她给予了其慈悲。
- 在电视剧中,猎狗和艾莉亚在酒馆的战斗中全身而退,两人都没有受到太大伤害。而在书里,猎狗被严重创伤,这伤口在后来的旅途中发炎感染,使其奄奄一息,最终被艾莉亚抛弃在河间地。剧集将这一事件改为了临近剧终时的高潮,猎狗与另一位重要人物相遇并战斗时,才导致了其负伤被弃。
王家婚礼
- 在书中,乔佛里不停地挥舞泰温公爵送他的瓦雷利亚钢剑,弄得周围一些骑士躲闪连连。亚当·马尔布兰爵士提醒他要小心锋利的剑刃,乔佛里回答:“我对用瓦雷利亚钢打造的武器并不陌生。”这让提利昂怀疑最早在临冬城手持瓦雷利亚钢匕首刺杀布兰·史塔克的凶手正是受了乔佛里的指使(同时也是他提供了刺杀用的匕首),并随即用要赠送一把雷利亚钢匕首给乔佛里,好搭配他的宝剑的说辞来试探对方。乔佛里的慌张反应让提利昂对此事更加肯定。但之后不久,提利昂就发现他陷入了要被乔佛里干掉灭口的危险中。
- 乔佛里没有对提利昂送他一套珍贵的书籍表示丝毫谢意,相反,他当场粗暴地宣称读书使人无能,还对提利昂和他妻子珊莎·史塔克的房事做了下流的暗示。最后拿瓦雷利亚钢剑毁书一段剧集和原著一致。
- 乔佛里和瑟曦都没有和布蕾妮交谈过。
- 乔佛里的婚礼上只找来了两个侏儒,一个骑着猪一个骑着狗,分别扮演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和罗柏·史塔克。但在电视剧里侏儒数量变成了五个,而“坐骑”只是装衔在衣服上的各种形象道具。贝尼奥夫和韦尔斯(两位广受赞誉的剧集编剧)解释说他们本来是打算用真猪和真狗来演,但这样做可能会被动物保护协会给告死,只能作罢。
- 在书中,这出戏是乔佛里找来专门侮辱侏儒提利昂和他的史塔克家族妻子的,但在剧集里,参与宴会的其他几位人物,包括数名提利尔家族成员(原著中,蓝礼·拜拉席恩成了兰尼斯特家族宣传中的正面人物,以此保证改变过阵营的提利尔家族立场不至于太尴尬,却在侏儒戏中成了戏弄的对象),奥柏伦·马泰尔亲王,瓦里斯等人都感到了不快。
- 不是波隆,而是伊林·派恩陪同詹姆一起练左手剑。嘴巴再严实的佣兵也比不上没舌头的刽子手更能保守秘密。
- 詹姆和布蕾妮都没参加婚礼,他们此时还在从河间地赶回君临的路上。
- 剧集中因不肯改变信仰而被烧死的艾利斯特·佛罗伦伯爵不是赛丽丝·佛罗伦王后的哥哥,而是叔叔,他同时也是史坦尼斯的首相。黑水河之战后,艾利斯特瞒着史坦尼斯秘密与兰尼斯特家族媾和,试图送希琳·拜拉席恩去君临与托曼王子联姻以挽救他自己家族的地位和领地,被发现后遭火刑烧死。但确实有一位冈瑟·桑格拉斯伯爵因为不愿信奉新神,连同其支持者一起在黑水河之战期间,被梅丽珊卓烧死。
- 相反,艾利斯特·佛罗伦伯爵对光之王的信仰狂热程度比起其侄女赛丽丝·佛罗伦有过之而无不及。
- 在书中,卢斯·波顿并非“偷渡”回到恐怖堡。他仍和自己的大部队一起呆在孪河城附近,他们后来向北回归,但无法突破铁民防御的卡林湾。剧集里,卢斯·波顿说自己靠一艘小船带着几个亲信越过了卡林湾铁民的监视,先行回到了北境。
- 本集剧集以“拉姆斯·波顿的猎犬”狩猎作为开场,但和小说中不同,剧集中拉姆斯带着他的情妇一起狩猎被他们欺凌的女孩,而理由是因为那女孩曾认为自己比拉姆斯的情妇漂亮。小说中,狩猎纯粹是出于拉姆斯本人的残暴心性,他以残害年轻女子为乐,并将之视为一种愉快的运动。
- 在剧集中,拉姆斯·雪诺与砍断詹姆右手的洛克显得颇有私交。但原著中并没有洛克这个人物,其原型“山羊”瓦格·霍特也与拉姆斯无任何接触。
- 在书中,詹姆的假手是纯金的,剧集里变成了镀金的(匪夷所思的一处改编,难道和后面提到西境金矿枯竭有关?)
- 在书中,提利昂并没有收到警告说他在红堡中养妓女一事已经败露,也没有安排船要雪伊去潘托斯这样的情节。
- 在书中,婚宴在红堡的宴会厅中举行,而不是户外。
- 乔佛里和玛格丽·提利尔切鸽子馅饼原著里用的伊林·派恩的巨剑,而且乔佛里刚收到的瓦雷利亚钢剑。另外,书里是用“切”,剧集是用“砍”。
- 提利昂和珊莎没有和兰尼斯特家族的人坐在一起,而是和奥柏伦亲王等人一起坐在高台的另一侧。
- 书中,乔佛里命令提利昂将酒倒入之前梅斯·提利尔公爵送的七边大金杯中,这个杯子在剧集中也有出现,但婚礼上却换成了一个不知名的普通金杯。
- 在书里,乔佛里死亡时,大量的宾客争相逃出婚宴现场,而在电视剧里所有人都被吓呆在了原地。
- 书里没提到玛格丽要将婚宴上的剩菜都送给刚经历饥荒的君临人民,但有描写提利昂的思索:当君临人看到他们国王的婚宴浪费如此多的食物,他们该作何感想?
- 在书里,中毒的乔佛里不断地抓挠自己的喉咙直至那破裂,鲜血淋漓,而在剧集里,他手还没怎么抓紧喉部就差不多该断气了。
碎镣之人
- 在书里,唐托斯·霍拉德被三支弩箭分别射中喉,胸,腹部,随后罗索·布伦爵士将火把丢到躺着尸体的小船上,焚毁了证据。
- 书中没提到泰温有教育托曼一个国王该具备怎样的优秀品质,也没有带他回房间。
- 在书里,詹姆回到君临时乔佛里已被毒杀,尸体被安放在大圣堂中。他也是在那里重新遇见了瑟曦。
- 他们确实在乔佛里的尸体旁做爱,但书中的过程愉悦动人,电视剧里活脱脱一出强奸戏。
- 葛兰和艾迪森·托勒特早在琼恩回到黑城堡前就已经从北面撤了回来,他们的行程并没有因卡斯特的堡垒的那场叛乱而耽搁。这样的改编可能是出于时间线上的考虑。因为守夜人叛乱发生在第三季,这两个人物本应在那之后就已经回归黑城堡,却在剧集的整个第三季中都没有露面,睿智的编剧们于是想出了这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自圆其说。
- 葛兰没有战死在长城下面的隧道里。原著里是唐纳·诺伊率领众人在隧道里和巨人头领玛格同归于尽。
- 在书中,击杀弥林城勇士欧兹纳克·佐·帕尔的人是“壮汉”贝沃斯,这个人物在电视剧中并未登场。按原著描写,贝沃斯仅用三回合就击败了欧兹纳克,并砍下了他的脑袋,战斗结束后,还在欧兹纳克尸体上拉了一坨屎。电视剧将这个角色的戏份交给了达里奥·纳哈里斯,战斗结束后的侮辱也改成了朝城门方向小便。
- 丹妮莉丝并未向弥林城内投掷装满奴隶项圈的木桶。事实上在原著里,丹妮军队最紧缺的正是用来建造攻城器械的木料。
- 在剧集中,戴佛斯·席渥斯向史坦尼斯提到他已争取到了三个小家族的继续支持,比兹伯利家族,穆斯古德家族,以及海伊家族。史坦尼斯嘲笑这三个家族所能提供的兵力不够塞满他的地窖。在原著中,比兹伯利家族确实是在黑水河之战后依然效力于史坦尼斯的风暴地贵族之一,穆斯古德家族也来自于风暴地,但书中并未提到他们是否还忠于史坦尼斯。海伊家族其实来自于河间地,是一个隶属于佛雷家族的下级贵族,曾在血色婚礼上出力屠杀北境军队,之后也继续为瓦德·佛雷效力。这是很古怪的一处改编,广受赞誉的编剧们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和风暴地,龙石岛,以及史坦尼斯本人都八竿子打不着的河间地贵族跑那么远来投靠史坦尼斯?这点尚不清楚。如果一定要对此进行解释,我们可以设想是戴佛斯通过花言巧语对其许下了金子般的承诺,使其秘密地转变了立场。当然,这只是臆测。
- 在书中,是戴佛斯收到消息,并随后告知了史坦尼斯和梅丽珊卓关于乔佛里的死讯,而不是反过来。
- 戴佛斯并未写信向铁金库求援,书中也没提到他先前曾和铁金库有过接触(虽然肯定他去过布拉佛斯)。相反,原著里是铁金库要求兰尼斯特家族偿还先前铁王座欠下的债款,结果遭到了瑟曦的拒绝,之后铁金库主动找到史坦尼斯并表示愿意借款给他继续战争。
- 奥柏伦确实在年轻时曾去旧镇求学,在厌学离开前,他已为自己打造好了六根学士链条。但奥柏伦最出名的那些关于用毒的黑暗知识并非来自学城,而是在他周游自由城邦时所得。
- 泰温从未在私下和奥柏伦·马泰尔谈论过有关于其姊伊莉亚·马泰尔公主被杀一事,更没有答应说他会安排一次奥柏伦和杀人者“魔山”格雷果·克里冈的会面。在书里,泰温在御前会议中向提利昂提到了此事(也就是他们收到血色婚礼消息的那次),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说他不打算履行先前提利昂许诺的与多恩人的联姻(提利昂曾把弥赛菈公主送往多恩,准备让她嫁给某位多恩王子以在五王之战中换得其支持),也不会为了照顾奥柏伦的情感而牺牲格雷果·克里冈,但如果多恩人想要此事有个交代,他可以把亚摩利·洛奇交出去。
- 在书里,并不是波德瑞克·派恩来告知谁担任审判他的法官,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庭情况。而是凯冯·兰尼斯特。
守誓剑
- 在书中,弥林攻城战远比剧集中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从魁尔斯驶来奴隶湾的船为丹妮莉丝的军队带来建造攻城武器所需的材料,他们依靠桅杆制作的攻城槌和船体木材打造的弩炮,才最终打破了弥林的防御。
- 没有提到灰虫子在跟弥桑黛学通用语,没有提到灰虫子在跟任何人学通用语。
- 在书中,弥林金字塔上的青铜鹰身女妖巨像在丹妮莉丝的征服后被完全拆毁。
- 奥莲娜夫人(荆棘女王)与玛格丽·提利尔的这场谈话并未出现在原著中。奥莲娜确实透露过自己曾差点许配给一个坦格利安家族成员的往事,但那是在她第一次出场,与珊莎见面的那次。
- 在书中,奥莲娜没有在乔佛里死后离开君临。
- 突击爵士其实是玛格丽送给托曼的三只宠物小猫中的一只。
- 在书中,波德瑞克·派恩并不是一开始就和布蕾妮一起离开了君临;但他确实在晚些时候出现,为了寻找珊莎来证明自己主人提利昂的清白,他伴随布蕾妮踏上了旅途。
- 山姆威尔·塔利从未告诉琼恩他遇到了布兰,也没告诉他们的去向。实际上,连“布兰没死”这事他都没说。
- 布兰一行人从未到过卡斯特的堡垒,他们北行的旅程一直很小心谨慎,尽量绕开有人烟的地方前行。当然也从没被俘过。
托曼一世
- 书中描写的血门,从鹰巢城上看下去,要比剧集中展现出来的远得多。
- 瑟曦绝不会主动提议让托曼迎娶玛格丽·提利尔,事实上,她对一切兰尼斯特家族和提利尔家族的联姻都心存芥蒂,更认为对方在乔佛里死亡之后如此快地提出让托曼续娶玛格丽是一种侮辱。她先前谈论玛格丽和乔佛里的婚姻时一直冷言相对,而这种嫌恶在乔佛里死后更是变本加厉。
- 培提尔是让珊莎假扮他的私生女,而不是他的侄女。
- 去谷地前,培提尔让珊莎把头发染成棕色到隐藏她的身份。
- 莱莎·徒利和培提尔·贝里席结婚的地点是在五指群岛(培提尔的家族故地),而不是鹰巢城。
- 莱莎·徒利的话语中显示正是她按照培提尔的要求毒杀了琼恩·艾林,这一事件的发生时间小说中要比剧集晚得多,而且此话说出时,珊莎·史塔克也在现场。
- 在书中,莱莎·徒利非常不待见珊莎,认为她的到来对自己儿子劳勃·艾林(小罗宾)的地位产生了威胁。
- 小罗宾从未称呼培提尔“叔叔”,更别说是用那么亲密的语气。
- 小罗宾从未知道过培提尔带来的那个女孩,其实是他的表姐。
- 西境的金矿根本就没有枯竭,它们正一如既往地为兰尼斯特家族带来滚滚财富。
- 铁王座的最大债主(大部分是先前劳勃·拜拉席恩欠下的债)是兰尼斯特家族,而非铁金库。
- 小说中,艾莉亚的死亡名单上不包含 瓦德·佛雷, 梅丽珊卓, 贝里·唐德利恩 和 密尔的索罗斯 。她确实知道佛雷家族制造了血色婚礼屠杀了自己的母兄,但她不知道凶手的名字;詹德利其实一直和唐德利恩以及索罗斯等人呆在一起,在艾莉亚离开后。而艾莉亚根本就没见过梅丽卓珊,完全没理由要她死。
- 剧中的人物洛克在书中的原型是“山羊”瓦格·霍特,他没有被卢斯·波顿派去长城最后还死在卡斯特的堡垒外头,而是被卢斯·波顿留在赫伦堡自生自灭,最后被来袭的“魔山”格雷果·克里冈虐杀。
- 白灵回归琼恩·雪诺身旁一事发生得非常晚,它也没有咬死雷斯特。
国法家规
- 史坦尼斯从未去过布拉佛斯,虽然他确实有一场与铁金库代理人的会面,但那是在另一个地点,而且是远在此之后很久的事。
- 史坦尼斯的剩余兵力大约有1500-2000,其中超过一半来自佛罗伦家族(赛丽丝·佛罗伦王后的母家).
- 戴佛斯·席渥斯没有在布拉佛斯的浴池里和萨拉多·桑恩见过面,更没有用铁金库的金子打动过这名里斯海盗,但他确实说服了桑恩继续为史坦尼斯提供舰队支援直至北上长城——这回靠的真是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 葛雷乔伊家族的军队从未为了解救席恩而袭击恐怖堡。
- 在书中,对提利昂的审判会上,是柏洛斯·布劳恩爵士提到了提利昂对自己的威胁,而巴隆·史文爵士证言了半人恶毒威胁瑟曦太后的事实。
- 在书中,是凯冯·兰尼斯特(泰温之弟),而不是詹姆,提出了要提利昂认罪并允许他加入守夜人军团,以避免在审判中判他一死的方案。
- 当然,更没有詹姆提出以自己退出御林铁卫,结婚继承家业,来争取泰温同意这一方案的“感人事迹”。詹姆在被释放归来,并向泰温坦言自己要继续留在御林铁卫队伍中的事后,父子俩就再没说过话,泰温已对他断绝了关系。
- 雪伊的证词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剧中都令人倍感惊讶,但其出庭的动机被做了调整:书中,这个角色明显更加见利忘义,并几乎毫不关心提利昂的死活,同时,小说中有许多提到瑟曦对雪伊可能进行贿赂的细节,这让人怀疑其出庭更多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在剧中,她的动机更多的是为了报复,为了先前提利昂将其撵走一事而引发的仇恨(一场误会引发的悲剧......)。
- 在书中,“扼死者”并非派席尔大学士的毒药收藏中的一项。这一事实也在审判时被明确提到。
知更展翅
- 在书中,罗尔杰是被布蕾妮杀死的,而不是艾莉亚。
- 布蕾妮和波德瑞克·派恩没有在他们的旅途中遇到过热派,后者的命运和际遇在他和艾莉亚以及詹德利分手就一直未在书中提及。
- 奥柏伦告诉提利昂他年少时游览凯岩城的故事,是在他们一起进入君临时的路上,而不是提利昂被囚后的地牢里。
- 在书中,珊莎建造雪中的临冬城时,培提尔·贝里席来到她身旁并帮助其一起完善了雪城堡的细节。随后罗宾出现,用他的人偶娃娃“攻破”了城堡,最终惹恼珊莎挨了她的打,并诱发癫痫发作(书中的罗宾体弱多病,并伴有间发性癫痫)。
- 在书中,当莱莎·徒利把珊莎拖拽到月门边上时,得到莱莎宠幸的诗人马瑞里安唱起声嘶力竭的歌声,淹没了珊莎的惊恐尖叫。莱莎死后,马瑞里安在被培提尔指控为杀害莱莎的凶手。这个人物在剧集第一季有出场,陪同凯特琳·徒利和提利昂等人进入鹰巢城的历程和书中也一致,但之后他的命运被改写为去到君临,并在一次觐见时触犯乔佛里,被其下令弄残。之后,下落不明。
- 当小指头把莱莎推出月门前,他说的最后两个词是“只爱凯特”,而不是“只爱你姐姐”。
- 莱莎摔下去时没有像剧集中那样杀猪似的尖叫。
比武审判
- 耶哥蕊特在书中并未遇见吉莉,更妄谈放其一命。
- 在书中,歌手马瑞里安被培提尔·贝里席指控为杀害莱莎夫人的凶手,通过酷刑,小指头迫使马瑞里安在前来问罪的谷地众领主面前,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鉴于谷地领主们对小指头向来的藐视和不信任,他们对歌手马瑞里安的认罪并不十分相信,也不认为小指头就此就能和莱莎夫人的死撇清关系。
- 书中,珊莎在谷地诸侯来问罪时有出场,并提供了描述莱莎死亡时情形的证词,但仅此而已。她没有大胆到直接揭示自己的史塔克身份,还编出一个如此完整的谎言来帮助培提尔·贝里席脱罪。
- 来鹰巢城兴师问罪的谷地诸侯远远不止三个,除了剧集中有登场的约恩·罗伊斯伯爵,安雅·韦伍德伯爵夫人等人外,还有杰伍德·杭特伯爵,霍顿·雷德佛伯爵,本内达·贝尔摩伯爵,赛蒙·坦帕顿爵士,林恩·科布瑞爵士。
- 灰虫子从未显现出任何对弥桑黛的爱慕之意,后者在书中只是个9-10岁的小女孩。
- 卡林湾并非一座孤立的单独城寨,而是由三座半掩于沼泽之中,环绕着沟壑与堤道的堡垒组成的坚固防御要塞。
- 拉弗·肯宁(剧中卡林湾的铁民指挥官)实际是被泽地人的箭毒所伤,而非剧集中的感染疫病。席恩见到拉弗·肯宁时,他的伤势已没有好转的希望,席恩遂取出他的兵刃结束了这位铁民同胞的痛苦。随后达衮·考德代替拉弗·肯宁拒绝了席恩的劝降,但他马上就被手下用飞斧杀死。那些投降的懦夫无论在书里还是剧集里都是同一个下场。
- 在电视剧中,席恩/臭佬擎着一面白旗作为自己前往卡林湾谈判的标志。但在书中,他带的是一面七色彩虹的旗帜,七国人把彩虹色的旗帜为标志的谈判。这是因为其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七神教,数字七代表神圣的寓意,而彩虹也经常在书中用于信仰的象征。电视剧彻底规避了这个设定,可能是因为独具匠心的编剧认为它出现在屏幕上会比较傻气。
- 拉姆斯的继承人身份被合法化一事,发生时间在书中要早很多,血色婚礼后不久就已确定。剧集直到他拿下卡林湾才被波顿大人“转正”。
- 巴利斯坦·赛尔弥爵士发现乔拉·莫尔蒙的秘密一事发生更早,远在他们攻占弥林前,他就已知道乔拉曾充当丹妮莉丝身旁的间谍。此外,他知道这事也不是因为一封来自泰温·兰尼斯特或瓦里斯的告密信,而是他还在君临担任铁卫时,御前会议中听到的丹妮莉丝怀孕的消息——瓦里斯明确告知在场众人此情报由流亡者乔拉·莫尔蒙提供。
- 剧集里的丹妮莉丝冷静地判处了曾背叛她的乔拉·莫尔蒙流放之罚,但在小说里,她做出这一决定时心烦意乱,并几乎无法忍住泪水。乔拉的反应更是如此,他最后是被“壮汉”贝沃斯(又是个被剧集删除的人物)拖拽着离开了宫殿。
- 艾莉亚和猎狗没有达到过血门,虽然他们确实曾向谷地前进。更别提还在一堆陌生的谷地军士面前自报家门......
- 在书中,詹姆和提利昂从没谈论过他们的任何一位表亲(包括智力正常的和弱智的),剧集中那位爱砸虫子的兰尼斯特未见于原著的任何一行文字。
- 虽然小说和剧集都有谷地诸侯与培提尔达成暂时谅解,劳勃·艾林离开鹰巢城,随同培提尔和珊莎一起造访属下封臣们领地的情节,但事发动机两者明显不同:剧集是为了锻炼小罗宾,同时向诸侯们展现初长成的谷地公爵的风采。小说则是因为冬季到来时鹰巢城成为绝地,因为补给原因变得不适合过冬居住。.
- 原著中有关于奥柏伦·马泰尔亲王和“魔山”格雷果·克里冈的这场决斗的描写非常细致,并和电视剧版本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 小说中,决斗开始前,提利昂发现奥柏伦打算使用的武器竟然是长矛,他为此倍感震惊,但多恩人对沮丧的提利昂解释:长矛的超长攻击范围正好用来对付“魔山”的庞大体型,在其巨剑的斩杀范围外克制住对方。提利昂的疑虑并未消除,他指出“魔山”所穿的厚重盔甲足以抵挡住一切长矛的刺击,但奥柏伦满不在乎,指出“只要盔甲之间有空隙,他就能加以利用。”剧集只对奥柏伦的武器选择做了最简单的提及,并未说明其选择长矛的原因。
- 在决斗前演讲的是总大主教,而不是派席尔国师。他的发言也没有被泰温公爵打断。
- 整场决斗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至“魔山”格雷果·克里冈因为穿着重甲和战斗时间过长而疲惫。
- 奥柏伦和格雷果都在战斗中装备了盾牌。奥柏伦手持一面抛光的金属镜盾,而格雷果拿的是一面极其沉重的橡木巨盾。另外,奥柏伦也并未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不戴头盔作战。
- 奥柏伦确实准备了不止一支长矛,但他入场时的动作干净利落,毫无卖弄炫耀之意(相比之下,剧集里那亮瞎眼的浪劲......)。在战斗中他用言语竭力激怒“魔山”,事实证明这策略相当成功,格雷果的怒气被逐渐点燃,打斗也越来越暴躁,最后甚至撞进了观众席中并将一名围观者立毙当场。
- 对“魔山”进行攻击时,奥柏伦利用太阳从自己所携镜盾上反射的光,晃乱了“魔山”的视觉,当后者抬手保护自己眼睛时,奥柏伦抓住机会从格雷果腋下金属盔甲和皮革的空隙处刺穿了他,导致他大量流血。随后的一击则命中了“魔山”的膝盖关节,使其倒地不起。
- 格雷果并未用剑砍断奥柏伦的长矛。在书中,格雷果被击倒时,奥柏伦用长矛将其钉到了地上,但长矛也用力过猛而折断。奥柏伦随即拾起了对手的巨剑,走上前去打算砍下格雷果的头或者用刺穿他的双眼,但在他做这些之前,格雷果突然发力抓住了奥柏伦,将其杀死在怀中。
- 从始至终,奥柏伦都没有在决斗中,明示或者暗示泰温·兰尼斯特该对某一笔多恩人的血仇负责。
- 奥柏伦之死是因为一击重拳,直接被击碎了颅骨,而不是像剧集里那样整个脑袋都被挤进了榨汁机。对亲王之死至今还耿耿于怀的各位可以安心睡了,至少他死时还不算“太痛苦”。
长城守望
- 野人并未从南面和北面同时发起进攻。越过长城的野人突击队先行从南边攻击黑城堡,但遇挫被歼灭;之后不久,曼斯·雷德率领野人大军从北面开始了全面进攻。
- 派普和葛兰其实都在战斗中幸存了下来。两位广受赞誉的编剧对此的解释是:受限于时间和成本控制,他们无法在这一集中展示更多守夜人军团的其他人物(比如独臂铁匠唐纳·诺伊),所以不得不杀死一些之前已为观众所熟识的守夜人人物,来表现出战斗的真实与残酷。当然了,小指头的妓院不在成本控制考虑之列(也许是从服装道具方面考虑的)。
- 艾里沙·索恩爵士和杰诺斯·史林特在战斗开始时都没有在长城上,当他们赶到战场时,野人从南边发起的进攻已被击退。
- 山姆威尔·塔利和吉莉都还没有回到黑城堡。
- 小说里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巨人会使用弓箭。
- 在书中,于隧道中率队抵挡巨人头目“强壮的玛格”,并与之同归于尽的是守夜人的铁匠,独臂的唐纳·诺伊。基于一些神秘的原因,这个人物没有出现在剧集中。
- 除了最后的壮烈牺牲,唐纳·诺伊其实还是这场黑城堡防御战的实际指挥官。他一开始守卫在城墙上,之后为了保卫隧道而留下琼恩·雪诺代替自己继任指挥(剧集的情节在这方面与原著有点类似,只是把唐纳·诺伊换成了艾里沙爵士,他临危下去保卫的是黑城堡而不是隧道,另外,他指定的继任者是杰诺斯·史林特而非琼恩·雪诺)。
- 白灵并未参与战斗,它甚至还没回到琼恩身边。
- 托蒙德和曼斯·雷德在一起,当然他也不可能战败被擒。
- 原著中没有指明是谁射杀了耶哥蕊特。她被从黑城堡上射出的黑羽箭击中,战斗结束后,琼恩发现了倒在地上的耶哥蕊特,她最后死于琼恩怀中,两人最后的对话剧集和小说中基本一致。琼恩短暂怀疑正是他自己射死了耶哥蕊特(他也曾在黑城堡上向进攻的野人开弓射击),但很快辨认出那箭不是自己的。到最后,他也不知道到那到底是谁的箭,而且祈祷自己永远都不要知道。
- 野人从南边对长城的进攻一开始取得了胜利,他们攻入黑城堡,但在进攻吊车时被诱入了狭窄的栈道(剧集中未表现),并遭到火攻。大多数野人突击队丧生于此,包括斯迪,即瑟恩的马格拿。
- 在原著中,鼹鼠村在野人到来前就已得到了警告,村民都安全撤离,其中一些人甚至在后来的防御战中与守夜人一起并肩作战。
- 守夜人的主力被佯攻引诱,前往影子塔附近的头骨桥,对付袭击那里的野人劫掠队,只有部分守夜人被留下保卫黑城堡。艾里沙爵士则被派驻在东海望,他在战斗结束后才从那里和刚刚到达长城的杰诺斯·史林特一起回到黑城堡。
- 双方的参战人数在各处略有差异。小说中,野人大军约有20000-30000名战斗人员(包括矛妇)。守夜人方面,虽然经历了先民拳峰的惨痛损失,但守夜人军团依然保有超过700名的战士,战斗打响时,有300人在保护长城西部的头骨桥,另有一支守备队防御东部的东海望,剩下的400人驻守黑城堡。他们人中最无可争议的那部分精锐,已经牺牲在了先民拳峰的战斗中。除此之外,另有一些从鼹鼠村逃亡过来的,善于用弩弓等武器的村民,他们也在战斗中被安排了辅助的任务。而在电视剧中,曼斯·雷德麾下的野人大军高达100000之众,守夜人方面却只有区区100人防守黑城堡。按剧集里琼恩·雪诺的说法是“我们需要以一当千”,最后成功击退了野人的进攻;在原著里,双方战力比约为一比五十,守夜人还差点寡不敌众。
- 在对长城正面的战斗中,野人使用了覆盖盾牌和皮毛的撞城车来冲击隧道正面(而不是剧集里那样用长毛象拽拉),但被守夜人从长城上抛下的石块和巨冰砸毁。
- 长城上没有那种大杀器镰刀,更没有顶着一整个弓箭队火力玩攀岩的野人逗比。
- 黑城堡上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几个小时,倒是从战斗结束,到琼恩去见曼斯·雷德这两件事之间相隔了好几天。琼恩本人也没有想刺杀曼斯的意愿,他是被艾里沙爵士和杰诺斯·史林特逼着去的。
万生之子
- 琼恩去见曼斯·雷德时没有把长爪留在黑城堡。他与曼斯会面,正要拔出长爪刺杀对方,帐篷外史坦尼斯的军队正好杀到。
- 托蒙德没有被俘,琼恩和曼斯·雷德会面时他就在身旁。曼斯的妻子妲娜当时也和他们在一起,史坦尼斯大军杀到时她正好临盆,最后在生产中去世。
- 书中,史坦尼斯的军队从东面分梯次向野人发起了三次攻击,而不是像剧集里那样是南北夹击。
- 曼斯·雷德没有那么轻易地弃械投降,他一直在战斗到力竭被擒。
- 史坦尼斯的骑兵一开始受阻于野人军队的长毛象,但他们不断迂回野人的左右两翼,终于迫使其奔溃。
- 瑟曦没有亲临现场考察格雷果·克里冈的伤情治疗状况,但向派席尔和科本询问过这方面的事。
- 派席尔和科本在奥柏伦·马泰尔所用狮身蝎尾兽毒液的问题上发生过争执,派席尔认为这种毒液会直抵心脏并很快夺去中毒者的生命,而科本认为毒液混合着黑魔法,奥柏伦用毒的目的是想要在取格雷果性命的同时尽可能地延长他的痛苦。
- 书中提到格雷果被毒液折磨时的情形:他无法入睡,毒液持续灼烧血肉的痛苦,即使大剂量的罂粟花奶都无法使格雷果安静下来,他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尖叫。到最后,瑟曦不得不命令把格雷果转移到科本的地牢,这样他的惨叫声才不会在红堡中打扰到她。
- 在书中,布蕾妮和猎狗从未相遇,自然也没对打过。但猎狗的头盔曾遗失,被罗尔杰得到,他戴着头盔假扮猎狗在河间地烧杀掳掠。布蕾妮追寻并最终找到了这只假猎狗,战斗并杀死了他。
- 电视剧中猎狗和艾莉亚在一处酒馆遭遇了波利佛,书中也有这么一幕,猎狗与波利佛等人发生打斗并受创,最后他因伤口感染倒在河间地奄奄一息,被艾莉亚抛下。而不是被布蕾妮击伤后坠入悬崖才被抛下等死的。
- 瑟曦没有告诉泰温她和詹姆的非正常“亲密”关系(从书中信息看,泰温知道一些她俩之间存在乱伦,但不确定其了解到何种地步,比如是否知道瑟曦的三个孩子其实都是和詹姆所生),她也没有以公开此事为威胁要求取消自己与提利尔家族的联姻。
- 玖健·黎德没有被雪地里爬出的骷髅兵干掉。但我不保证他后面没有因其他原因挂掉。
- 叶子(跑出来救布兰的森林之子)和其他森林之子的声音,按书中的描绘应该更加深沉,宛如成人的声音。
- 在书中,三眼乌鸦的形象只残留了很少的人类痕迹,他沧桑,瘦骨如柴,穿着破烂的黑色衣服。但他的皮肤是白色的,脖子和脸上都分布着奇怪的红斑点。更白的是他的长发,完好地拖到了地面的泥土上。他称呼自己是三眼乌鸦,但他其实只有一只眼睛,血红的眼眸,在另一只没有了眼珠的眼眶里,鱼梁木盘桓生长,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
- 书中,詹姆回到君临时乔佛里已经死亡,而他在地牢里释放提利昂那一幕其实是他和提利昂自临冬城分别后的首次见面。所以前面剧集里那些詹姆在乔佛里婚礼上衷心护主,为蒙冤的提利昂奔走,在白剑塔里和瑟曦来一发,统统出自编剧机智的大脑。
- 目前为止剧集最被人诟病的一处改编,是詹姆释放提利昂时,原著中詹姆对弟弟承认他这么做的原因一部分是出于内疚,因为泰莎,提利昂的第一任妻子。泰莎不是妓女,她就是一个农夫的女儿,在路上与提利昂相遇,两人相处甚欢并很快私定终身。但泰温公爵认为必须为这种不体面的行为给提利昂一个教训,他让詹姆撒谎,说泰莎只是詹姆从乡间找来的妓女,为了让提利昂体验男女欢爱而谎称自己是个农女,并与他偶遇。为了证明这个谎言,一整个军营的士兵轮奸了泰莎,每人为此“嫖宿”支付一枚银币。泰温让提利昂最后一个上,并支付一枚金币以此彰显兰尼斯特家族成员的不凡身价,然后赶走了泰莎。这一真相令提利昂精神奔溃,他不再感谢詹姆对自己的拯救,反而立下毒咒要为此不可饶恕的罪行对詹姆,泰温,以及同样伤害过自己的瑟曦展开疯狂报复,他狂怒地向詹姆揭示了瑟曦的不贞与淫乱,坦白詹姆和瑟曦的长子乔佛里其实是个不得好死的坏胚子,最后,两人在决裂中分别。而这一事也是随后提利昂上楼杀死泰温的直接诱因,提利昂为了追寻泰莎的去向而折返首相塔,在质问泰温公爵当年事件的真相时被高傲的父亲彻底激怒,最后放箭射死了泰温。
- 提利昂穿越红堡地道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瓦里斯陪同,也是他告诉提利昂其中一条向上的栈道通往首相塔,他父亲的所在。但当提利昂表现出要上去找泰温公爵对质时,瓦里斯有劝阻他不要再冒生命危险的举动。电视剧里则完全是提利昂自己的举动,他到最后弑父完成才出地道找到了瓦里斯。
- 穿越地道过程中经过一些房间,提利昂听到里面一些守卫说话中有提到自己即将被处决。
- 雪伊没有起手反抗提利昂,她发现提利昂后还希望能用言语安抚并稳住对方,但提利昂走近,用项链慢慢勒死了她。
- 当提利昂质问泰温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去向时,公爵称呼泰莎为“你的第一个妓女”,这话激怒了提利昂,他警告道要是公爵口中再敢说出“妓女”这个词,自己立马就开弩射杀他。但坏记性的泰温公爵被再次追问“泰莎去哪了”,他高傲地回了句“妓女还能去哪?”——然后悲剧的发现提利昂言出必行了。
- 泰温被提利昂射中腹部,导致死后肠肚松弛秽物大量留出,死状惨不忍睹。之后提利昂不停回忆到这一幕——“...臭气证明那句名言是彻头彻尾的谎话。泰温·兰尼斯特公爵到死也没有拉出黄金来。”
- 提利昂是登船离开了君临,但并没有被装进一个箱子里然后运上船。
- 被龙杀死的小女孩原著里叫哈兹亚,剧集里改成了扎拉。
- 在书中,丹妮的三条龙被锁住的过程远没有剧集中那样轻松简单。韦赛利昂第一个被擒获,它被掺入了昏睡药的肉所吸引,吃下去之后就沉沉睡去。抓捕雷哥的过程就艰难许多了,它奋力嘶嚎并不断挣脱枷锁,最后才被一张巨网罩住,在花费了三天时间弄伤了六个人后,雷哥才被抓住并被关了起来。对卓耿的抓捕直接以失败告终,在挫败三次抓捕行动,弄死六个人之后,卓耿离开了弥林飞往北方的多斯拉克大草原。
另见
来自冰与火之歌中文维基